大宜宾   大美宜宾   大山深处苗家文化的传承者 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熊永伦家庭
返回列表
查看: 730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大山深处苗家文化的传承者 ——记全国文明家庭熊永伦家庭

[复制链接]

7060

主题

7043

帖子

3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002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11-29 16:30:2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| 来自四川

夫妻俩练习吹奏苗族乐器

宜宾日报记者 何均洪

在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小寨村的村道旁一户农家院坝,常见一位头缠纱巾的老年妇女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专心刺绣,而在她旁边,一位老年男子则吹着芦笙,深情望向老年妇女,让路过的人好羡慕。这对夫妻就是熊永伦、李金秀夫妻。他们这个家庭温和、谦逊、知书达理,先后被评为“全国最美家庭”和“全国文明家庭”,让当地群众敬佩不已。

1976年,23岁的熊永伦站上了三尺讲台,这一站就是38年。

“我是2013年退休的。细细算下来,整整做了38年的教师。”熊永伦拿着刚吹奏过的芦笙对记者说:“那么多年,虽然吃了很多苦,但我却觉得是幸福的,因为有可以回头看的东西。”

“当时我们村几乎与世隔绝,山高坡陡、环境恶劣,而且属于苗族聚居村,娃娃些平时都说苗家话,听不懂汉语,开展教学十分困难。”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寨村苗家人,面对这样的情景,熊永伦左思右想,决定留下。“要教娃娃们识字念书,教他们文化,不然他们长大后怎么办?”

工作后不久,熊永伦就萌发了在学生中普及和传承苗族艺术的念头,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解决学生们的语言障碍,让苗家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汉语;于是,苗家话、四川话、普通话的“三语教学”也随之产生。他因地制宜地创设生动有趣的“苗家乐”第二课堂,将苗家的音乐、舞蹈艺术融入课堂教学和课余文化活动。

多年来,从小寨村小学到平寨村小学,再到沙坝民族小学,熊永伦一直都在一线教学。他与同事们自主编导的原生态苗族文化艺术节目《阳光下的苗家娃》《苗家乐》分获四川省教育厅一、二等奖;《欢乐苗家》代表宜宾市参加了全省“新农村、新农民”文艺调演,《鼓乐笙歌》等节目先后获市、县各类嘉奖20余项。他设计出苗乡特色的课间操“竹竿舞”“挤芦笙”“牛角舞”等,深受学生的欢迎。

“让我感觉骄傲的是,现在我的女儿和儿子也在做着和教育相关的事。”熊永伦说,只要他还能做事,就一定会坚持传承苗家文化。


来源:宜宾日报融媒体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6308
沙发
发表于 2022-11-29 19:07:0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| 来自四川
我都不知道,我不清楚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收起回复
B Color Smilies
还可输入 个字符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收藏:135 | 帖子:6669
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举报电话:0831-8888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