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最高人民法院、司法部联合召开的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,长宁县梅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、梅硐镇社会治理和应急办主任周映燃被评为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。 周映燃(右一)奔走在基层矛盾调解一线
今年52岁的周映燃,是土生土长的梅硐人。1991年参加工作后,一直奔走在基层矛盾调解一线,帮助群众处理各种各样的纠纷与难题。在一次基层摸排中,周映燃获知当地的一个工程项目,有10万元工资款一直没有结清,可能会演化为社会问题,她随即联系了该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傅正康了解情况。 项目负责人傅正康表示,这个项目实施了一年多,总投资七百多万元。完工后,在工程验收中,需要整改,而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垫资。 项目整改停滞,资金无法结清,没有资金就无法继续项目,这是一个死循环。但为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,周映燃没有丝毫犹豫,顶着承担高额债务的风险,押上个人信誉,自己出面担保,迅速帮傅正康解决了材料、人工等难题,重启了项目整改工作,终于在2022年1月顺利通过了验收。随着工程款的拨付到位,后续问题迎刃而解。一个棘手的矛盾在周映燃手中烟消云散。 在周映燃的调解下 矛盾双方握手言和
一颗“热心”尽本职,一颗“公心”解民忧,一颗“细心”排万难,一颗“用心”出成效,一颗“耐心”暖民心。周映燃扎根基层三十二年,累计化解大小矛盾纠纷3800余件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件,先后获得长宁县先进工作者、长宁县“十佳平安卫士”、长宁县三八红旗手、宜宾市先进调解个人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。 周映燃说:“信访工作的归宿和落脚点,就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,为民办好事,办实事。”她相信,只要付出真诚的心和无私的爱,就能在信访和群众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,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问题。
。欢歌曼舞、表彰先进、授牌授信、现场抽奖……,来自宜宾各地的重庆商会企业家齐聚一堂,共话友情共商发展,活动现场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。 近年来,宜宾市重庆商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。该商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,回报社会。在“两新公益行”活动“爱心助学”捐赠中,向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丘陵校区捐赠课桌椅;积极响应四川省委脱贫攻坚“千企帮千村”的号召,到甘孜州雅江县、新龙县开展“千企帮千村”村企结对帮扶活动;走进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叙州区特殊教育学校,为他们捐赠校服和现金,开展送电影进校园活动,为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送去属于他们的温暖与关怀;在长宁6.17地震后,商会以实际行动捐款捐物30余万元;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,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,发挥商会自身优势,主动担当作为。商会企业家团结一心,主动担当社会责任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能量,为疫情防控、经济发展贡献力量,彰显了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。商会捐款捐物和组织捐款捐物达40余万元,会员企业为商户减免租金350余万元,受到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。宜宾市重庆商会经过6年的发展,现有会员312名,在宜宾企业有118家,在异地和重庆企业有11家。该商会在宜宾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约165亿元,2021年营业收入达110亿元,是成立初期的5.6倍,安置就业人员约35000人,为宜宾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2021年,宜宾市重庆商会获评2019—2020年度全国“四好”商会;被表彰为四川省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集体。同时,名誉会长企业、部分会员企业也斩获多项荣誉。 新的一年,该商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搭建政府与非公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,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热点、难点,为企业健康发展,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。搭好“合作平台”,继续坚持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的原则,与政府合作,与央企、国企合作,与金融单位合作,加强商会会员学习交流以及与其他兄弟商会的互访工作,学习先进的模式,拓宽商务合作渠道;让商会会员紧密团结在商会这个平台,通过各种交流、学习以及各种商会活动,发生合作故事,传播诚信理念,讲好发展故事。在发展过程中,继续做好扶贫助学、帮扶救困等公益慈善工作,实现社会价值。 来源:宜宾融媒
|